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跑步跑起來!

一開始呢,是看了張修修的影片,對於心率區間Zone2能夠提升粒線體的效率感到有興趣,於是買了跑錶,我買的是Garmin Venu3,從廣告看起來,可以看得出來我一開始也不是為了跑步而買。只是想要偵測自己的心率、最大攝氧量以及睡眠的品質這樣而已。

關於什麼是Zone2訓練美麗佳人網站有做很好的說明:

Zone 2訓練是一種在低心率範圍內進行有氧訓練的方式,這個心率範圍通常介於最大心率的60-70%之間,因為在這個心率範圍內,身體主要會利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、而不是碳水化合物,在保持低心率的狀態下,身體能夠充分利用氧氣,進行更高效的基礎代謝,進而提高燃脂效率,而且肌肉也不至於過度疲勞,減少運動後的痠痛感。

Zone2訓練的特點:

  1. 心率範圍:介於最大心率的60-70%(通常可以透過「能輕鬆交談不會覺得很吃力」來判斷)。
  2. 燃燒脂肪:在這個心率範圍內,身體主要依賴脂肪作為能量來源,因此有助於減脂。
  3. 改善耐力:長時間的低強度訓練能夠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,對長期健康有益。
  4. 減少運動傷害:Zone 2訓練的運動項目多屬於溫和的有氧運動,可以減少運動傷害。

首先第一步是要測出最大心率,既然都買跑錶了,怎麼能用一般220-年齡這種通俗的算法呢?我的作法是參考Garmin運動科學的影片-如何測量最大心率與安靜心率

場地:選擇5%以上的陡坡400公尺(或是800公尺),我選擇的是住家附近國小操場,跑800公尺

  1. 首先先暖身-跑個十分鐘,確認自己的心率與跑錶一致了。
  2. 第一趟:使用八成力跑,跑完休息3分鐘
  3. 第二趟:使用九成力跑,跑完休息3分鐘
  4. 第三趟:全力衝刺,跑完休息5分鐘
  5. 第四趟:全力衝刺,目標是第三趟最大心率再+1,跑完休息5分鐘
  6. 第五趟:全力衝刺,目標是第四趟最大心率再+1。
  7. 直到無法超越前一趟的最大心率為止。測到的最大心率就是了!

於是從七月中我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開始Zone2訓練,一週期望自己可以跑個2-3次,每次設定35分鐘,現在回頭看,為了滿足在區間二(最大心率的60%-70%,後來我改到65%-75%),我大約跑六分半到七分多速不等。就這樣跑了三週,我試著測看看自己最佳10km,一開始發現自己可以用5:30速跑前7公里很驚喜,但後來在7.5公里就跑不動了,感覺遇到撞牆期。

差不多就在這個時候,我偶然在圖書館借了《漢森馬拉松訓練法》、《去你的人生低谷》以及《1082萬次轉動》,開始聽Podcast跑步不要聽,默默地燃起我想認真跑步的動力。於是腦衝地報了11/24的台南市馬拉松半馬,後來發現訓練時間應該不太足夠,這場半馬我應該是「只求完賽(破二)」的目標,可能將目標放在明年1/12的渣打馬半馬。

最近開始累積跑量。也買了第一雙跑鞋! (Novablast 4),至於會跑到哪裡,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!

2 則留言

發佈回覆給「Leah3056」的留言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